三年片在线观看免费观看高清电影,亚洲日韩国产一区二区三区,欧美日韩综合一区二区三区,亚洲中文字幕国产综合

今天是:
當前位置:首頁 > 專題專欄 > 黨史學習教育 > 中國共產黨一百年大事記 ⑤(1965年-1975年)

中國共產黨一百年大事記 ⑤(1965年-1975年)

來源:新華網 時間:2025-04-21

1965年

3月1日 為解決香港淡水供應困難而興建的東江-深圳供水工程正式向香港供水。

4月5日 河南省林縣紅旗渠實現總干渠通水。林縣人民自力更生、艱苦奮斗,建成“人造天河”紅旗渠。

6月26日 毛澤東在同醫務人員談話時提出,把醫療衛生工作的重點放到農村去。9月21日,中共中央批轉衛生部黨委《關于把衛生工作重點放到農村的報告》。到年底,全國城鄉醫療衛生網基本形成,相當一部分農村地區實行合作醫療制度。

9月17日 中國在世界上首次人工合成結晶牛胰島素。

12月31日 中國自主設計建造的第一艘萬噸級遠洋貨輪“東風”號成功交付。


1966年

2月7日 新華社播發通訊《縣委書記的榜樣——焦裕祿》。全國掀起學習焦裕祿的熱潮。焦裕祿以自己的實際行動詮釋了親民愛民、艱苦奮斗、科學求實、迎難而上、無私奉獻的精神。

3月8日、22日 河北邢臺地區相繼發生里氏6.8級和7.2級強烈地震。在中共中央、國務院和中央軍委領導下,在全國人民和解放軍的大力支援下,災區人民積極開展抗震救災工作。

5月4日-26日 中央政治局擴大會議召開。會議通過“五一六通知”。8月,中共八屆十一中全會通過《中國共產黨中央委員會關于無產階級文化大革命的決定》。這兩次會議的召開,標志著“文化大革命”的全面發動。

7月1日 中國人民解放軍第二炮兵領導機構成立。

10月27日 中國成功進行第一顆裝有核彈頭的地地導彈飛行爆炸。


1967年

2月前后 譚震林、陳毅、葉劍英、李富春、李先念、徐向前、聶榮臻等老一輩革命家在不同會議上對“文化大革命”的錯誤做法提出強烈批評。這次抗爭后來被誣為“二月逆流”而受到壓制和打擊。

3月19日 中央軍委作出《關于集中力量執行支左、支農、支工、軍管、軍訓任務的決定》。到1972年8月,人民解放軍先后派出指戰員280余萬人次執行“三支兩軍”任務。

6月17日 中國第一顆氫彈空爆試驗成功。

9月5日 中國政府和坦桑尼亞、贊比亞兩國政府在北京簽訂關于修建坦桑尼亞-贊比亞鐵路的協定。1976年7月14日,坦贊鐵路竣工,交接儀式在贊比亞舉行。


1968年

10月13日-31日 中共擴大的八屆十二中全會召開。全會對劉少奇作出完全錯誤的政治結論和組織處理。1969年11月12日,劉少奇在河南開封含冤逝世。1980年2月,中共十一屆五中全會為劉少奇平反昭雪。

12月22日 《人民日報》發表毛澤東的指示:“知識青年到農村去,接受貧下中農的再教育,很有必要。”全國掀起知識青年上山下鄉的高潮。1981年11月,城鎮知識青年上山下鄉運動結束。

12月29日 南京長江大橋全面建成通車。這是當時中國自行設計建造的最大的鐵路、公路兩用橋。


1969年

3月 蘇聯軍隊入侵烏蘇里江主航道中國一側的珍寶島,造成嚴重流血事件。中國邊防部隊被迫進行自衛反擊作戰。

4月1日-24日 中國共產黨第九次全國代表大會舉行。出席大會的代表1512人,當時全國共有黨員約2200萬名。大會肯定了“無產階級專政下繼續革命的理論”,使“文化大革命”的錯誤理論和實踐合法化。九大在思想上、政治上和組織上的指導方針都是錯誤的。

4月28日 中共九屆一中全會選舉毛澤東為中央委員會主席。九屆中央政治局第一次會議通過中央軍委名單,毛澤東任主席。

9月23日 中國成功進行首次地下核試驗。

10月1日 中國第一條城市地鐵線路——北京地下鐵道一期工程正式建成通車。


1970年

4月24日 中國第一顆人造地球衛星發射成功。

12月25日 中共中央批準興建長江葛洲壩水利樞紐工程。1988年12月,工程全部建成。


1971年

9月13日 林彪等人外逃叛國,在蒙古人民共和國溫都爾汗附近機毀人亡。林彪反革命集團的覆滅,客觀上宣告了“文化大革命”理論和實踐的失敗。

10月25日 第二十六屆聯合國大會以壓倒性多數的票數通過2758號決議,恢復中華人民共和國在聯合國的一切合法權利,并立即把蔣介石集團的“代表”從聯合國及其所屬一切機構中驅逐出去。11月15日,中華人民共和國代表團首次出席聯合國大會。

10月 周恩來在毛澤東支持下主持中央日常工作。此后,周恩來提出批判極左思潮,落實黨的各項政策,各方面工作有了明顯好轉。1972年12月,調整工作被迫中斷。

12月 中國自行研制的第一艘導彈驅逐艦交付使用,正式編入軍隊戰斗序列。


1972年

2月21日-28日 美國總統尼克松訪問中國。此前,美國乒乓球代表團于1971年4月應邀訪華;美國總統國家安全事務助理基辛格分別于1971年7月和10月兩次訪華。28日,中美雙方在上海發表《聯合公報》,標志兩國關系正常化進程的開始。

9月25日-30日 日本國內閣總理大臣田中角榮應邀訪問中國,談判并解決中日邦交正常化問題。29日,中日兩國政府發表《聯合聲明》,宣布即日起建立外交關系。

11月8日 第二十七屆聯合國大會通過決議,將香港、澳門從反殖民主義宣言適用的殖民地名單中刪除,明確了香港、澳門不具有殖民地地位。


1973年

3月29日 根據毛澤東的意見,周恩來主持中央政治局會議,決定鄧小平正式參加國務院業務組工作,并以國務院副總理身份參加外事活動。12月22日,中共中央發出通知,鄧小平參加中央和中央軍委的領導工作。

8月5日-20日 國務院召開首次全國環境保護會議,制定《關于保護和改善環境的若干規定(試行草案)》。這是中國第一部環境保護的綜合性法規。

8月24日-28日 中國共產黨第十次全國代表大會舉行。出席大會的代表1249人,當時全國共有黨員2800萬名。十大繼續肯定九大的政治路線和組織路線。

8月30日 中共十屆一中全會選舉毛澤東為中央委員會主席。

本年 中國秈型雜交水稻科研協作組袁隆平等人,在世界上首次培育成功強優勢的秈型雜交水稻。


1974年

1月19日-20日 中國人民解放軍奉命對南越西貢當局軍隊的武裝進攻進行自衛反擊作戰,勝利保衛了西沙群島領土。

4月6日-16日 鄧小平率中國代表團出席聯合國大會第六屆特別會議。10日,在會議上全面闡述毛澤東關于“三個世界”劃分的理論和中國的對外政策。

8月1日 中央軍委發布命令,將中國自行設計制造的第一艘核潛艇命名為“長征一號”,正式編入海軍戰斗序列。人民海軍進入擁有核潛艇的新階段。


1975年

1月13日-17日 四屆全國人大一次會議舉行。會議重申四個現代化的目標;選舉朱德為全國人大常委會委員長,任命周恩來為國務院總理、鄧小平等為副總理。此前,鄧小平在1月5日被任命為中央軍委副主席,在1月8日至10日召開的中共十屆二中全會上當選為中共中央副主席。

2月 在毛澤東、周恩來支持下,鄧小平開始主持國務院日常工作。7月,開始主持中央日常工作。主持工作期間,對全國各方面的工作進行整頓,收到顯著成效。11月,整頓被迫中斷。

11月26日 中國成功發射一顆返回式遙感人造地球衛星,并按計劃順利回收,成為繼美國、蘇聯之后第三個掌握衛星回收技術的國家。